法学考研培训机构

李志民 三个方面谈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文系根据2022年6月19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的首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的发言提纲整理编辑而成)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刚才赵沁平院士的报告非常精彩,对趋势的解读非常深刻,我深受启发。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带来新要求。

根据国际教育界普遍认同的标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化教育阶段,达到15%-50%属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超过50%则属于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

按照这种划分方式,2002年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在1999年大学大扩招3年之后的2002年,我国的毛入学率提升到15%,迈过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门槛;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迈入普及化阶段。而从录取角度来看,2017年高考实际录取率已经超过了80%,2021年录取率超过94%。可以说,考上好大学很难,但考不上大学也难了。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持续扩大。1949年,全国招收研究生242人;1978年,招生数为1.07万人;2020年,招生数突破110万人……据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数量增长为333万人,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最近十年之间,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1、回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强本科通识教育,强化立德树人导向。

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57万,创下历史新高。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学历稀缺性在下降,高考承担的社会筛选职能逐渐转移到了考研上,研究生学历正在成为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多的高校本科学生在毕业后不是以就业为主,而是以继续深造为主。而“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阵地。这意味着,越是好的学校,学生越可能选择读研深造。这种趋势对高校的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教育的普及化,意味着高校可以更多把专业教育的任务交给研究生阶段,而在本科阶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强调“通”而非“专”。加强通识教育,一方面能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实现自由且顺其自然的成长。另一方面,要实现国家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依托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离不开通识教育。因此,高校要以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家需求为己任,充分认识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回归教育本质,进一步强化和做好通识教育。发展通识教育,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法治与道德素养、信息技术素养、自主学习素养,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具备国际视野和交叉学科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探索学位分层,落实学硕与专硕分类培养。

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上移。短期内又有缓解疫情期间就业压力的作用。但是,研究生扩招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高校教育和科研资源受到挤压、优质师资力量跟不上等问题。如何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第一,通过学位“分层”调动学生内生动力。

当前,大部分针对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都集中于包括体系、模式、教师科研层面的外部力量,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只是把学生作为被动管理的对象,没有真正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内生的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适度的学位“分层”设计并延伸到毕业、就业阶段,将会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力争上游的积极性,而不是达到平均水平,“60分万岁”的适可而止。英国等发达国家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我们也应该有类似的设计。如果将来毕业生拿出学位证书,用人单位就能清楚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水平,将有力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切实落实好专硕与学硕分类培养。

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是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

近十年来,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至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至9%。这同时意味着,学硕授予人数从原先的65%降到了42%。国家对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从研究型转向应用型,专硕也就此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流。

专业硕士学位与学术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区别很大。专硕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硕的培养目标则主要是学术研究人才,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强调专业文献阅读量,一般要求撰写并发表论文。理工类专业的研究生还要求做科学实验,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创新工作的能力素质。

这样的培养目标划分是为了让学术的更学术,专业的更专业。这也就要求:一方面,要持续完善以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硕培养模式,避免“订单式”培养倾向,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另一方面,要建设好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产学结合和双师指导,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贯穿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整个环节。

二、互联网正在推动教育变革,要深刻理解教育要素变化

互联网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影响着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在疫情发生以来,教育信息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也让我们国家上上下下达成了必须加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难得共识。正确认识、理解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变化,对于我们改进研究生教育也非常重要。

1、教育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教育研究者一般认为教育的四大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互联网对这四大要素都在造成影响和冲击。

一是教育者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者一般是处于可控可管状态,且有职业追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然而,由于在线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的涌现,如今的教育者来自五湖四海,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难以把握,虽然受教育者可以自主选择教育内容,但难以管控的教育者范围在扩大。

二是受教育者的变化。现在的学生都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属于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喜欢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习惯于屏幕学习,习惯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而教师的主体属于互联网“移民”,更习惯于书本学习。互联网“移民”和“原住民”在教学方法、习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不同。

三是教育内容的变化。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数据、知识和信息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过去十几年,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技术和智能通信设备等,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的很多知识体系已经过时,一个人大学时期接受的教育完全不足以应对一生。

四是教育手段的变化。30多年前,当我们谈论教育技术时,主要是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等技术服务于教学过程,解决有学习欲望而没有学习渠道的问题。而现在,在线教育形式和种类多样化发展——智慧校园搭建起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信息技术推动人才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大数据助力现代化教育管理与监测,助推教育教学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2、新的学习渠道和教学方式逐渐形成。

如同广播与电视技术发明后,出现了广播电视大学一样,技术总是带来知识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方法。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考试评价工具、课程结构与课堂形态等都发生着演变,其本质上是由于互联网颠覆了信息传播“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传统规律。教育广义上属于知识传播,知识的扩散和获取渠道、知识内化的途径和方式等都与传统方式渐行渐远,新的学习渠道和教学方式悄然形成。

当下,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平板电脑等广泛流行,知识的获取与传授自然呈现碎片化,异地在线学习逐步成为常态,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在线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知识获取渠道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这种新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工业社会难以解决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教育渠道和内容多样化,受教育对象范围扩大,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整体提升。

新的学习渠道与教学方式已经对就业关系带来一定影响。传统上,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必须通过学校学习获得毕业证书才能上岗。如今,一些工作岗位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就可受聘上岗,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行业领域,如编程、算法、神经网络、视频制作等,传统大学的学科和专业还没形成,企业率先开展在线培训,成绩合格发资格证书直接就业。再如外语学习,社会力量办学和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主流,学习效率高,分数提高快,甚至连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都选择校外在线学习。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将会延伸到其他公共基础课。

3、注重产教融合,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专精人才。

学习渠道和知识来源的增多,正在逐步打破大学的围墙。我们的教育观念及管理理念都要作出相应改变。今后的专精领域专家一定是来自社会实践,来自企业和社会需求。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高校要主动适应变化,瞄准科技前沿,与行业产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一方面,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加强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区域产业发展的对接联动,推动学科专业设置主动响应产业需求,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相互牵引、环环相扣,将产业需求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环节,不断提升产业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融合创新为手段,树立开放共享的新理念,迎接和适应信息社会的教育新形态。

三、研究生教育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自立自强的进程中,在发展强大的征程中都需要走向国

际,中国亦不例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是建立在对其它国家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首先是交流,借鉴,然后才是引领。

要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必然要求掌握研究生教育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要坚持国际视野,对标国际一流,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中国研究生教育卓越品牌。要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吸引更多国际生源,树立中国研究生教育良好形象。同时深化开放合作,促进师生国际流动,加强中外联合办学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不仅要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交流与合作,还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为重点,营造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大环境,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主动参与全球和区域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国际科技与教育优质资源,在推动中外文化深层次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吸引来华攻读学位留学生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努力提升在国际高等教育和学术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

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需要大力引进一流人才。要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新突破,加快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充分把握当前机遇,聚集起拔尖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结合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努力培养造就一批能够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海外一流人才、紧缺人才和优秀群体,形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代表丢掉我们的特色。我们要积极探索建设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的规律,既要体现国情,又要坚持国际公认的标准;既要在可比指标上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当,更要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既要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先进的大学文化。(李志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来源|子民好好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