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考研培训机构

二三流大学之痛 考研钉子户为名校屡败屡战

在她看来,考研就像是一场赌博,一着险棋:不找工作、不受干扰、不好高骛远、全封闭式复习,成功便代表着大学4年的价值。幸运的是绝处逢生,考研结束放榜,她是寝室4个人里唯一考上的,落榜的好友只能去营业厅做柜员,或者天天在网络上编辑小广告。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大部分二流学校的考研学生总是反复强调着“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这个词,甚至不惜用各种贬低性的词汇来描绘自己的母校。在他们眼里,求学4年的母校是“洗刷不掉的烙印”,面对这段不够光鲜的履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想要“刷新”自己。

随着各大重点高校不断提高推免生比例,不少名校热门专业甚至将保送比例提高到一半以上,这样的“刷新”也变得越来越难了,但这并未能阻挡“钉子户”们的决心和脚步。李加志刚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建筑专业考上华中科技大学本部的研究生,同班一起奋战的10个人里仅有他一个人考上,而上一届8个参加“二战”的师兄今年也几乎全军覆没。

就连家里的亲戚也开始对张小妹冷言冷语:“三峡大学毕业的,还想考武大啊。”但经过两次失败,她的决心仍然没有动摇。大二那年,她去武大校园看樱花,从此便将武大定为自己的考研目标,对武大中文系各个方向的导师名字和研究内容,她都早已耳熟能详。

“有时候书看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笔记复习,会怀疑自己。”张小妹说,“但还是要坚持下去,毕竟可以在喜欢的学校待3年,真正享受校园生活。”

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璐瑶都这样鼓励自己:“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璐瑶的班里,只有她一个人选择考中国传媒大学,她称,自己一直是顶着“炮灰君”的压力在考。

在刚刚结束的“二战”中,刘念仍然没能考上名校,不过

获得了调剂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机会。对于这一结果,她决定接受,原因是“实在累了”。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