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受到就业问题的影响,选择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人曾预测过2023年考研生高达520万,虽然实际人数只有474万,但还是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不过除了竞争激烈的问题,弃考情况同样备受关注,其实弃考是很常见的,只不过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多,弃考率也随之上涨,大概有将近14%的学生选择弃考。
想要“弃考”的研究生要注意,多所高校传出消息
很多学生可能觉得弃考没有什么影响,但学生要明白,自己弃考就等于放了高校的鸽子,而多数高校每年都会根据报考人数制定录取名额和录取计划,要是选择弃考的人数过多的话,很可能扰乱学校的计划。
不过有高校已经传出消息,表示将设置考研失信人员黑名单,若是弃考的话,很可能留下污点,后果自负。
例如你报考的北京大学,但是感觉自己没有复习到位,于是选择弃考,那么北京大学就会将你计入黑名单中,若是你想要继续考研的话,很可能就会有麻烦。
可能很多高校还会保持理智和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弃考的问题,但有些普通院校就很可能直接拒绝录取你,所以说学生选择之间还是要谨慎些,毕竟考研不是闹着玩的事情,还是要认真对待。
考研人数的增多,背后原因有哪些?
考研人数的飙升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实际上考研人数增长的原因很简单,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学生身上。
第一
点就是很多学生报考之前没有进行合理的自我水平评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只不过很多学生没有在意,多数学生报名都是凭借感觉和自己的自信,没有合理预估自己的能力和所报考院校之间的适配度。
再加上日常复习不够努力,考试前就生出自己很难上岸的想法,于是便直接选择弃考,准备二战,这种做法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给学生内心增添负担,因此报考之前还是要想清楚比较好。
第二点就是很多学生的想法不成熟,从报考到真正考研期间隔了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很多学生报考的时候凭借一腔热血,但是这三四个月的时间,有些学生的想法就发生了改变,可能就会选择其他出路。
第三点就是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其实这点是比较无奈的,学生们自己内心很想参加,但是迫于现实问题还是选择放弃,比如说当下的疫情问题,有些学生临考试前阳了,而且症状很明显,根本就没有办法到考场参加考试,即便是参加了,可能也是浑浑噩噩。
于是很多学生只能含泪选择放弃,准备明年再战,这种情况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前两种情况还是要注意,学生们选择前还是要冷静思考,看看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考研,同时给自己选择所适合自己的院校,目标不要太高。
学生选择考研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当下选择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但考研之路不容易,学生们考研之前还是要做好准备,增加自己的上岸概率。
第一点就是上学期间重视学习问题,考研内容主要跟学生们的专业课程有关系,因此上学期间不能马虎,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不管毕业之后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工作,机会都要更多些。
第二点就是努力提高自己,当下考研的竞争愈发激烈,若是学生们没有突出的能力,很难引起导师们的注意,所以上学期间可以尽量提高自身的含金量,那么复试上岸的概率就
增大了很多。
第三点就是调整好心态,虽然说当下就业问题确实很严重,但要是学生们真的想找工作,还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因此不必过于焦虑。
而且考研的压力也很大,学生们需要独自奋斗,很多学生忍受不了孤独,导致心态出现了问题,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自己给自己制造焦虑,保持心态稳定才能更好的复习。
总而言之,考研注定是条艰难的道路,学生们选择之前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等到最后选择放弃,这样不仅错过了就业机会,而且前期的努力都白费了。
互动话题:你如何看待学生弃考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文章内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