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了考研,我们能努力到什么程度?
真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中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疲累和孤独的,只是觉得这就是我现在应该做的,应该承受的,甚至将早起,晚睡,梦到英语单词当成一种习惯。只是过后,安逸轻松的时候,想起那个为了一个纯粹的目标拼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竟然可以如此的坚强和努力。
但是与知乎大多数的大神相比,我的这点谈资根本微不足道,我选择考研的目的说起来有点丢人,因为没打算,不敢轻易离开学校,怕被社会虐的连渣都不剩,所以给了自己一个努力的理由——考研。
想给自己拼一个与现实对抗的筹码,虽然我知道学历这个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定不是唯一。
我试过早上五点半起床,在出租屋里裹着被子背单词,做数学,崩溃的时候一个人蜗居在小房间里想自杀,人真的太脆弱了,受一点点挫折就想着放弃,但是没勇气,想着自己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完成,只能擦干眼泪继续学习。
也有过放弃,行李一收拾背着包滚回老家进体制,但是年复一年的喝茶看报真的不是我想要的。于是又悻悻的继续做题、看书、背马原。考研带给我的除了一个研究生的学历之外,最关键的是一颗强大的内心,一颗可以与自己独处的强大内心,就像当时辅导我的公共课的老师说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的目的很可笑,很幼稚,但是当你经历过这个过程后,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期间,带给自己身心的洗礼和转折。
一战的时候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不懂得为何考研,只是将它奉为一个神圣不可高攀的王者,我对它只有敬仰和敬畏,而对自己的定位则是宣武门前那个怀揣着皇后梦端着果盘唯唯诺诺的小宫女,一切都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二战的时候,清楚考研只不过是朝代更替中那一个偶占时代金字塔顶端的大王,我自然可以成为王昭君,也许出塞才是我名流千古的选择。看清楚了这个决定,心态上也会更加祥和,熬夜背书、做题的煎熬也就成了提升自己的一种手段,耗不耗时的,都不重要了。有时候,生活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即便二战的选择不是一战的目标,但是我也挺庆幸二战可以成功。我至今没有学会过做人生规划,因为清楚自己易变的个性,所以不指望自己能按照自己的“五亿少女梦”发展,但是当下,一定是最好的我,谁不能质疑和
辩驳的。
这个问题,主角是考研,但是它可以换成生活、现实、健康和未来,这个努力从来都是自私的,我们都是为自己和家人而战,这不叫努力,叫本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